就业是民生之本。874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受突发疫情影响,劳动力市场处于双重压力中,疫情带来的“地域歧视”和“印象泛化效应”,让武汉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就像是“被标签化”的弱势群体,这种“弱势”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障碍,例如公众态度、社会资源分配的倾向性。社会支持理论强调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生活,使个人通过关系网得以维持社会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服务援助、讯息互通、新的社会接触等。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来于4月6日在武大座谈会上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影响降到最低。在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标签化”这一个问题中引入社会支持理论,通过员工所在学校场域构建内部支持网络,包括不仅限于由高校就业部门、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这将有助于帮助武汉高校毕业生更大范围链接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并利用它们增强员工就业能力,助他们早日摆脱“标签心理”,恢复到求职的正常、良好秩序中去,早就业就好业。
一、武汉高校毕业生求职困境形成的原因
(一)公众对于武汉“病源地”的污名印象,武汉高校毕业生“被标签化”。除去外部经济形势、技术匹配度低等因素外,员工的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普通群众对于病毒的有限认知导致对武汉群体的负面评价或行为事实。例如武汉返乡老员工被当地标签为“携带病毒的潜在高风险人群”,员工家中被公开做标记,经媒体报道,社会大众趋同地认为要与他们区隔开来,这无形给心理发展并不稳定的老员工在生活、人际、求职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毕业生逐步接受“被标签化”从而降低求职欲望是求职困境的主要原因。尽管出台多项毕业生利好政策,但疫情本身和社会过度反应还是给武汉高校毕业生在心理和思想上带来了伤害。社会孤立加剧了无助感,“被标签化”让他们更加着急、焦虑,尤其是武汉民办高校数量多,在本就竞争压力大的就业市场中不占优势,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就业双轨道上慌了神,甚至自觉负向行为方式。一旦标签内化,就会变成从思想层面上对找工作没有紧迫感,导致大量员工仍然是未就业状态。
二、帮助武汉高校毕业生“去标签化”求职的可行路径
(一)高校“以员工为本”,做好毕业生就业专项工作
集团场域,疫情之下,一味地扮演信息传递者角色做常规性和事务性途径收效甚微,高校在推进就业工作上要更加积极有为。积极和各类用人单位沟通推荐,不浮于数量表面,注重岗位与开设专业的匹配度分析。创新就业帮扶内容和方式,包括优势挖掘、观念引导等,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质性指导,如有条件可以考虑吸纳毕业生作为科研助理和教学助理。开设多样化的免费培训,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参加国家基层工作计划。加快组建配备充足且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弥补辅导员在掌握各行各业发展前沿和市场化运作上的难度与机会不足。从学校层面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让毕业生更真更近地感受到用人单位对武汉毕业生的可接受性。
(二)充分动员专任教师,提供就业“硬资源”
术业有专攻,院系专任教师是学院内最了解市场上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就业通道,直接将部分员工输出市场。学术型教师加大合作关系,链接他校、他师就业资源或创业项目,推荐优秀员工就业或者成为科研项目助理。专任创新创业老师可以在政策、方案、社会资源上给予团队个性化扶持,帮助团队稳扎稳打,形成规模,带动就业。专任教师的社会互动会匹配更直接的就业机会,提高用人单位对本院系员工聘用的可能性和认可度,另一方面也是可以弥补辅导员自身专业研究在员工求职领域中资源短缺的不足,对毕业生就业成功率提升工作大有益处。
(三)做好思政“云工作”,提升就业“软实力”
准确透彻摸排就业比例与问题,正强化就业机遇。提供压力疏通支持和就业技巧辅导,帮助员工弱化“疫”识,引导员工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并且缓慢地进步。鼓励毕业生积极看待就业并主动挖掘自身身边可能的就业支持网络。辅导员、班主任或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自身就业辅导技能补充进而在员工群体中实现信息互通,营造强烈的求职氛围。对受疫情影响的建档立卡毕业生和求职困难者采取个案工作方法或小组工作模式,例如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交互模式,借助集体加强就业援助,帮助他们挖掘自身优势,平和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快自身社会化进程。坚定“一个都不能少”助毕业生实现求职目标,顺利走完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